當涂縣位于安徽省東沿,長江下游東岸,介于南京、蕪湖之間,緊倚并隸屬于鋼城馬鞍山。全縣總面積1346平方公里,轄10鎮4鄉,人口64.5萬。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,雨量充沛,氣候宜人。境內河網密布,溝渠縱橫,素稱"江南魚米之鄉"。 當涂自然景色秀麗,歷代騷人墨客鐘情吟游,人文景觀較多。唐朝大詩人李白晚年定居當涂,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,終老葬于我縣青山腳下。李白墓、李白祠為中國國際吟詩節主要活動場所之一,每年有數萬名中外游客前來憑吊、觀光、游覽。投資2100多萬元的李白墓園改造擴建工程正在實施,現已完成一期工程??h內還有南朝黃山塔和明朝金柱塔等省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多處。 當涂擁有豐富的經濟資源。有良田5萬公頃,盛產水稻、油菜籽、優質棉,是全國重點扶持的500個糧棉大縣之一。全縣有水面3萬公頃,其中可養水面1萬公頃,盛產魚、蝦、蟹、鱉等水產品,被列為安徽省沿江水產開發示范縣,全國漁業生產先進縣。全縣水產品產量居安徽省前列,釜山"金腳紅毛"螃蟹為古代皇室貢品。地下礦產資源鐵、銅、金、硫、石膏、葉臘石、重晶石等比較豐富。勞動力資源十分充裕。 改革開放以來,當涂經濟得到迅速發展,經濟實力位于全省前列。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已初步形成,主要有冶金、建材、機械、化工、紡織、食品等行業。主要產品有:化肥、農藥、水泥、銅材、刃具、模具、折彎機、剪板機、電機、民用鋼質船、水泵、錫制品、黃金;棉紗、棉布、臺布、巾被、絲織品、塑料制品、新型塑料建材、磁性材料;大米、菜籽油、色拉油、白酒、礦泉水、茶干、面條、皮革制品、碘伏系列藥品等,其中獲部優、省優和省系統優質產品10多種。開放型經濟正在興起,出口創匯企業10多家,出口產品20多種。"三資"企業日趨活躍、前來洽談貿易和投資的外商日益增多。 當涂縣區位條件較好,地處南京、馬鞍山蕪湖等城市群間,交通十分便捷,滬銅鐵路、皖贛鐵路、205國道、314省道及擬建中的沿江高速公路貫穿縣境,長江在當涂境內有19公里,其支流姑溪河、青山河常年通航??h城距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30公里,距馬鞍山外貿碼頭20公里,建設50萬噸級內貿碼頭一座,距蕪湖灣里軍民兩用機場及蕪湖長江大橋均為20公里;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。交通、通訊、給排水、供電等各項基礎設施齊全??h鄉公路網絡基本建成,鄉級公路均為柏油路面;實現城鄉電話程控化,電話普及率在安徽省領先;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電氣化,全縣供電通電率已達100%。農村集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,丹陽、博望、石橋、黃池、太白、塘南列為國家和省、市重點建設集鎮。賓館、飯店等服務設施日益完善,當涂賓館已被正式批準為二星級涉外賓館,常年接待國內、外賓客。 為加緊實施皖江開發的戰略,安徽省和馬鞍山市將當涂縣境內205國道沿線列為江東經濟開發帶,建立了當涂工業園,把他作為重點發展。當涂縣政界開明,政策開放,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,是理想的投資場所。 function openwin(wname){ window.open('' , wname ,"width=799,height=500,top=100,left=50,location=no,menubar=yes,scrollbars=yes,resizable=yes,status=no,toolbar=yes")}